袁甲呼吁取消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:拯救投资人利益,挽救中国足球未来
足球迷8讯1月12日 — 针对中国足协推行的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,知名足球解说员袁甲在近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明确表示反对,并呼吁即将成立的中国足球职业联盟(中足联)能够重新审视并取消这一政策。
袁甲:中性名政策损害投资人利益
袁甲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“为什么还有人支持中性名政策呢?我真的不能理解,但我愿意不厌其烦地给这些人再讲一讲。”
他首先指出,中性名政策最大的受害者是俱乐部的投资人。“如果能够冠名,中超球队一年可能真的能卖出两三千万元甚至更多,这对于投资人来说,是实实在在的收益,他们可以减少自己的投入,甚至通过冠名权获得盈利。”袁甲解释道。
他进一步举例说:“退一万步讲,即使冠名权卖不出去,投资人至少可以通过球队宣传自己的企业,获得品牌效应。然而,在中性名政策实施后,投资人连这一点最基本的收益都没有了。”
投资人:失去动力,俱乐部面临生存危机
袁甲引用了河南建业投资人胡葆森的观点:“胡葆森曾经说过,我养了20多年的孩子,不能跟我姓了,那我为什么还要投资下去呢?”他强调,投资人每年投入巨额资金,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品牌或广告效应,这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。
“投资人投资俱乐部,不仅仅是为了赚钱,他们还希望通过俱乐部提升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然而,中性名政策实施后,投资人不仅无法获得收益,还要承担俱乐部的巨额亏损,这让他们失去了继续投资的动力。”袁甲补充道。
中国足球离不开投资人
袁甲强调,中国足球最离不开的就是投资人。“没有了投资人,甚至没有我们球迷,没有足协,联赛都能进行下去,唯独不能没有投资人。没有了投资人,俱乐部马上就会解散,什么都没有了。”
他指出,中性名政策实施后,许多俱乐部的投资人选择退出,导致俱乐部面临生存危机。“我们看到很多俱乐部因为投资人的离开而解散,这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。”
呼吁中足联采取行动
袁甲最后呼吁即将成立的中足联能够采取实际行动,帮助俱乐部和投资人。“我希望中足联既然马上能成立,就做一些实事吧,帮助帮助俱乐部,帮助帮助投资人,让我们再少解散一些俱乐部,别寒了投资人们的心。”
他建议,中足联应该重新审视中性名政策,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俱乐部冠名,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补偿措施,以吸引和留住投资人。
结语
袁甲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,许多业内人士和球迷都对他的看法表示赞同。在中国足球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,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推动联赛健康发展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中足联的成立,或许是一个新的契机,希望他们能够倾听各方声音,采取有效措施,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。